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详细信息
郝大伟 “湛江蓝•中冶梦”的践行者
来源:本站 作者:文化中心管理员 时间:2015年06月12日 浏览:
+ . -
  如果说作曲家用七个音符述尽人间的喜怒哀乐。那么,他就用了8年时间干了8座干熄焦的业绩展现了一名“80后”项目经理的魄力与魅力;如果说丹青高手将水墨变幻七色描绘高山流水和阳春白雪,那么,他就以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誓保8个亿项目,撰写了作为冶金“国家队”中一名项目经理的瑰丽青春之歌。
  宝钢湛江钢铁项目是宝钢二次创业的国家重点工程,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干熄焦及煤气精制工程项目经理部作为中冶集团13家勘察设计单位的一员,施工项目管理核心地位的项目经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愈发举足轻重。年仅33岁的郝大伟,2004年7月19日参加工作,西安工业大学毕业,工作10余年,走南闯北,先后参与公司莱钢、马钢、太钢、福建三钢、宝钢苯加氢等项目建设。他潜心钻研、勤奋积累,十年破茧成蝶,如今已经成长为同宝钢一道打造“梦工厂”的重要一员。
             攻坚克难“硬骨头”,以苦为乐逐一梦
  随着工程的深入开展,工程遇到了一个世纪难题——大型水池的裂缝控制问题,湛钢水池体量之大,要保证后段工序正常履约,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郝大伟暗下决心,目标不止要实现项目水池不裂不渗,而且水池外观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的创优标准。要达到目标,光想是没用的,他从方案着手,项目建设伊始,就与技术人员一道,制定了长达148页的干熄焦及煤精项目实施规划,细化到物资供应、设备租赁、队伍人员配置等专项工作方案及单项工程施工方案,不断推敲修正,有时和技术人员讨论中午连午饭都忘了吃。由于方案细致,制定了冷却塔及水池创优规划和防裂防渗措施,以及清水混凝土结构质量保证措施,以及后续展开的PDCA循环,最终在业主组织的验收中,成功达到了创优标准。在2015年度全国冶金建设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交流发布会上,以此方案为蓝本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水池混凝土裂缝控制》同时荣获了二等奖。
            多渠道“见缝插针”,让工期不再“看天吃饭”
  在湛江履约中,工程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天灾,很多时候都无法按照既有的经验去处理,很多情况在之前都没有遇到过。比如,工效问题,雨旱季的工效比甚至能达到1:7。
  2014年6月,湛江进入了狂风暴雨的模式,期间平均降雨量高达2000毫米,与其“望洋兴叹”不如“见缝插针”,郝大伟果断决定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作息时间和工作安排。规定只要不下雨,天色还亮,施工作业就不能停止。同时,即便是大雨滂沱,带头坚守现场,对现场工地围墙、基坑支护、现场排水、轻重机械设备等安全状况进行严密监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恢复施工。同年7月“威马逊”、9月“海鸥”,对项目地基处理、基坑施工、上部结构施工及室外露天安装作业影响较大。台风离开后,郝大伟在现场临时指挥,动用30台大功率的潜水排污泵,做现场强排水,铺块石恢复道路交通。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制定,使项目部更有信心和能力承受各种恶劣天气的“侵袭”。挫折并不可怕,遭遇了不顺,唯有牢记责任、坚定信念,方能越挫越勇!
              确保工期“命根子”,主打人性化管理王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带”字,郝大伟主要咬定其两层含义:一是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二是严要求、关心人。
  众所周知,确保“6•30”是湛江项目的“命根子”,这个是必须完成的目标。项目履约处于高峰期,人员短缺是矛盾,对此郝大伟选择主动靠前。针对自有班组人员短缺,他多次电话与公司沟通,结合施工现状和班组的建议和意见,最终通过公司正常流程,采取了自有班组定期进人的模式。同时,利用合同关系、设定节点奖等,让协力队伍主动加人。去年年底临近的时候,土建拖期,大型塔、槽罐需要现场制作安装,对后期管道安装造成了极大压力。然而,春节将近,谁不想回家过年。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郝大伟马上召开动员会,第一个表态,春节不回家!最终项目部春节期间50名管理人员、14个自有班组及12个外协队伍共600多人选择与湛江工程共进退,抢回了工期。
  项目所在地在广东东海岛,有着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由于湛江工业基础薄弱,各项资源奇缺,连需要的沙石等建筑材料都要从较远的外地运送过来。某天,项目初期进场的三家协力队伍负责人找到了郝大伟,以建筑材料运送成本较高为由,要求提高付款比例,并且调整总体报价,不然就停工。他们态度坚决,一旦答应他们的要求,项目部乃至于公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郝大伟当即安抚了他们的情绪,许诺在公司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付款比例,但总体报价不能调整,只要好好干,作为公司的合格分包商,后续湛钢工程在价格同等的条件下可以优先考虑他们。通过细致沟通,协力队伍的负责人答应了郝大伟的提议。
  另外,带团队的担当其实也是一场“将心比心”。施工队伍都是从外地引进的,吃住都在工地,后勤必须保障好,项目部建立了员工宿舍,配备好食堂、澡堂,原以为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人心就能稳了。然后,开工初期,劳动力还是很不稳定,这让郝大伟很烦恼。郝大伟找到土建协力队伍的负责人,了解到现场人员很多都嫌吃住都在工地太辛苦,周边理发、去超市都要走好几公里路,很多兄弟都不愿意干了。这让郝大伟意识到了严重性,马上与后勤人员一道协调、奔波,一周内为他们住房里配备了空调,在宿舍区开了小卖部,联系了镇上的理发师,定时定点的来为大家理发,让他们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一直到现在,项目部作业层人力资源都比较稳定。
  采访末了,笔者提起同事的赞扬、领导的褒扬,以及来自各方的肯定,郝大伟感慨地说:“人生难得几回搏?我感恩幸逢盛世,感恩一生中能有机会参加湛江工程建设。面对机遇、责任、使命,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稍顿,他表示:“宝钢湛江项目体现了中冶集团在冶金产业链条上的深度整合能力,体现了中冶集团在核心技术、技术装备和工程建设上能够承担国家责任的能力,更是展示了我们中冶人‘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我个人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分。”说这些话时,他语气平静,双目充满了睿智与坚毅的光芒。(张雯)
copyright © 2012-2020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蜀ICP备12022249号-1 工信部备案号查询地址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83号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五冶路9号五冶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