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项目冷轧工程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东海岛,总投资46.4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中国五冶于2019年5月中标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项目冷轧工程,同年6月开工,并于2021年6月竣工投产。该项目提前4个月投产达标,可年产128万吨冷轧带钢,于2022年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项目冷轧工程主要包括1条酸轧机组、1条连退机组、2 条热镀锌机组以及附属配套设施,是国内第一条1500兆帕超高强钢冷轧生产线,所生产的超高强钢不仅提高了汽车制造高强钢的应用比重,还填补了“一带一路”新兴经济对高端冷轧产品的需求缺口,助力湛江钢铁成为一个最先进、最高效、最具竞争力的百万吨级超高强钢生产基地,引领世界超高强钢制造技术发展方向。中国五冶承建的冷轧工程3标段涵盖1条连退机组、1条包装机组及外部配套公辅设施,自接到施工任务以来,五冶团队就确立以“鲁班奖”为质量控制目标,通过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建立了全方位的创优体系,做到了施工方法科学、监控管理到位,使工程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助力该项目先后获得了“申安杯”“绿色安装工程”“新技术示范应用工程”及“冶金行业工程质量成果奖”等在内的多项荣誉。
施工过程“困难重重”
自项目开工起,工期紧、施工场地狭小、施工难度较大等困难,就给项目高质量履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次超高强钢冷轧生产线首次使用了双快冷技术、纵横磁加热工艺等多项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具备4种生产模式,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因此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中作为三冷轧工程的关键设备,连退机组基础长达460米,防渗防裂控制难度极大,同时连退机组退火炉的安装更是项目的重中之重,退火炉安装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
该连退机组退火炉为立式炉,炉高43.65米,炉长141.82多米,炉体设备约2300吨,且具有设备管线密集、结构复杂紧凑、分层较多、气密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安装工期长,对工序组织、专业技术、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在保障立式退火炉安装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建设任务成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大“拦路虎”。
此外,施工空间狭小、组织协调困难是贯穿三冷轧工程建设的另一个“老大难”。在基坑开挖时,基坑距离新建厂房最近仅3米左右,作业面狭窄增大了基坑支护和降水工作的难度;连退机组镜像布置与一条已投产的高强钢机组在同一跨内,且场地内立式活套、立式退火炉、闪镀镍等高塔林立,空间十分狭小,相隔最大距离不过6—8米,最窄的区域只有1米,设备吊装、安装作业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其中电气、仪表等设备安装常常出现同步施工,多专业、多人数交叉作业让狭小的施工空间“雪上加霜”。
技术工艺“披荆斩棘”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团队坚定争创优质工程的决心,项目建设越是有挑战性,五冶人越是有斗志,越勇于“亮剑”。针对连退机组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难题,项目部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头脑风暴”,从创新技术中寻找灵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扎进施工一线,与作业人员共同进行测试,总结分析问题,寻找最佳施工方案。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项目团队终于找到了解决连退机组建设难题的技术“钥匙”。为解决连退机组防渗防裂控制难的问题,项目团队在施工时采用了分块跳仓施工工法,不再按照机组工艺段顺序进行施工,根据设备结构型式进行间隔作业,严控混凝土温差、减少收缩量,有效实现了460米机组超长基础的混凝土裂缝控制。
立式退火炉安装集诸多难题于一身,项目团队根据其工艺特点,量体裁衣,经过建设实践研发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立式退火炉模块化快速安装关键技术》。项目团队在整个立式炉设备安装的过程中,采用工艺钢结构地脚螺栓定位工装技术提高了地脚螺栓的安装精度和设备钢结构的安装质量;采用模块化安装工法技术,严控炉壳拼接焊缝质量,确保立式炉达到气密性要求;通过增加辅助中心线的方式,提高了炉壳设备校正的可靠度和精度;此外,预热段、加热段、缓冷段、快冷段炉壳安装根据结构型式分别采用模块式分段安装,最终实现了立式退火炉安装“模块化”和“快速安装”,缩短了炉子设备安装和调整时间,保证了立式退火炉的安装质量和速度。
同时,针对施工空间狭小、多专业同步施工的现实情况,项目经理毛家福带领团队开始了一场攻坚战。一方面毛家福和管理人员积极与业主协调沟通,在主厂房内增设卷帘门,拓展施工区域,并在已经投产的高强钢区域和连退机组安装区域间增设两米五高的隔离带,防止施工人员误入生产区,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不影响高强钢的生产。在狭窄作业面施工时,项目部指派专人实时监测,且加强过程管控,确保施工安全。另一方面,项目团队不断深化应用BIM“黑科技”,不仅实现了管道离线预制、管线路由深化、安装模拟等应用,还对立式炉安装工艺进行深化,提前对周边环境进行工况模拟,保证安装工序精细化作业,有效解决漏装、碰撞、返工等问题。
经验累积“成绩斐然”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五冶团队始终将创鲁班奖的目标铭记心中,通过强化技术质量管理、发挥团队凝聚力,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各关键节点工作任务,三冷轧项目比合同工期提前4个月实现顺利投产。
项目团队全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从桩基施工、钢结构制作、土建施工到钢结构安装、设备安装,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周密的技术质量策划,并将流程内容细化,形成资料、清单,在宝钢湛江三高炉系统众多项目中第一个完成竣工资料归档,赢得了业主及各方的高度称赞,为湛江钢铁项目竣工资料移交、归档工作树立了标杆。也正是在这样的“精雕细琢”下,项目团队交出了一张张质量成绩单:1.9万米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99%,12.4万套高强螺栓一次穿孔率99.6%,验收结果100%合格,设备联动试车一次成功……五冶团队也获得了“湛江钢铁工程2020年质量月活动”的“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两项荣誉,以高质量履约展现了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实力与风采。
项目团队还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推广了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BIM管线综合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等多项建筑业新技术,并结合项目实际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最终三冷轧项目形成了省部级工法2项,专利授权11项,其中7项为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来之不易的创新成果和经验,被中国五冶持续运用到了同类型的冶金项目施工过程中,为公司承建此类超高强钢生产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以《立式退火炉模块化快速安装关键技术》工法为例,在五冶承建的首钢京唐项目、福建鼎盛钢铁项目、宝钢冷轧场项目等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该技术或技术子项,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安装精度和效率,缩短了工期,且各生产线投产后均运行良好,充分证明了该技术工艺成熟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
回首这段激情岁月,五冶人坚持守正创新,用科技作“最强之矛”,攻坚克难,用智慧和力量将五冶的旗帜高挂在了湛江钢铁基地,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500多名员工的辛勤付出,湛江三高炉系统项目冷轧工程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投产达标。五冶人在东海岛这片土地上,迎朝阳,沐海风,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足迹,用这场长达2年战役的胜利助力我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同时也助力宝钢湛江三高炉系统项目冷轧工程荣获了2022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未来,五冶人将继续坚持“履约、服务、满意”理念,筑祖国钢铁腾飞之基,炼祖国前行之魂。(张帅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