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中国五冶》报满怀赤忱之心,坚守青春正气
满怀赤忱之心,坚守青春正气
来源:中国五冶集团
作者: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
浏览:37 次

  陈泽川,男,1989年9月出生,2012年7月进入中国五冶集团参加工作,现任中国五冶集团自贡至泸州港公路工程二期项目项目总工。在工作中,无论是面对复杂的技术问题,还是应对各种施工难题,他都不惧挑战,始终秉持着对工程建设的热忱与执着,不忘初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项目安全、优质、有序施工保驾护航。今年,因其出色的业务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和“2023年度中冶集团青年岗位能手”。

技术引领,务实高效

  “他做事很细致,只要经他手的事情很少出现错误。”自贡至泸州港公路工程二期项目的同事这样评价陈泽川。在同事眼中,陈泽川是一个自身业务能力强,为人谦虚谨慎,能沉得下心且十分有忧患意识的年轻人。  

  作为项目技术系统的“掌舵者”,陈泽川深知技术工作重在提前谋划和识别,谋定而后动,方能实现项目的目标。自贡至泸州港公路工程二期项目体量大、线路长、建设环境复杂,因此做好统筹规划尤为重要。在项目筹备阶段,为确保准备工作扎实有效,最大限度节约成本,陈泽川带领团队每天加班到半夜两三点,仅用2天时间就梳理出了项目开工的前置任务清单,并一一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间,严格做到清单的销项制,高效地保障了项目开工建设需求。同时,他还牵头制定了项目技术质量工作的任务分工和考核机制,方案编审坚持细致入微,在图纸自审、危大工程识别、技术重难点分析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梳理完成图纸自审问题216条、危大工程管控清单33项、技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16个。正是这种“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高标准要求,使得项目迅速推进且赢得了业主方的高度赞誉。

积极上进,勇于创新

  创新是技术的灵魂,陈泽川勇于挑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领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是先想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为解决项目各类技术难题,近年他牵头完成了《可调节式楔形卸荷块装置研究及应用》和《无粘接预应力钢棒精准预埋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立项课题2项,发表了《低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菱形挂篮施工安全优化》和《复杂地质大型沉井下沉监测技术探讨》学术论文2篇,已完成8个专利交底申请书的受理,其中7个已获得专利授权。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他对技术细节的深入研究和对创新的持续投入,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效率。其之前负责的武汉黄陂项目在2022年6月中冶集团质量检查评分在武汉片区排名第一,并获得五冶公路项目首个省级平安工地“2022年度湖北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示范工地”。

  同时,陈泽川坚持定期对自己和团队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查找不足和差距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注重学习借鉴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汲取新的营养和灵感。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实践,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正是他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身作则,刚正廉洁

  面对项目建设中的重重挑战,陈泽川总是以身作则,如无特殊情况,他坚持每天都到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当遇到的图纸、技术、质量、施工组织等方面难题,他会耐心为施工队伍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和支撑。同时他也严格要求,仔细检查施工队伍是否按照图纸、方案、规范等施工,消除现场质量和安全隐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处理现场质量安全问题中,一些施工队伍会找各种的理由解释并采取拉近关系等方式拒绝整改,如桥梁桩基钢筋机械连接时,有施工队伍为减少后期人工车丝的难度,故意超量剥丝,导致钢筋连接抗拉强度不足,陈泽川第一时间发现后立刻制止并禁止该批次钢筋投入现场使用,要求马上整改。作业队伍以“设备调试存在误差、新来的工人还不熟悉要求、下批次一定没问题”等各种理由拒绝整改,并以请客吃饭等方式想要和他拉近关系,希望他睁只眼闭只眼这个事就算了。面对求情,陈泽川拒绝让步,表示安全质量无小事,不能打半点折扣,最终在他的坚持下,该批次钢筋全部整改到位,经验收后投入使用,确保了工程质量。

  陈泽川的以身作则,不仅体现在对工作的严谨态度上,更体现在对团队的引领和带动上,在工作和生活中他经常鼓励团队成员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挑战,杜绝“躺平”思维,同时扎实开展廉洁提醒、教育,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今年,在项目拍摄廉洁教育短片《选择》时,陈泽川全力支持,并以自身为例,为拍摄短片的青年职工们提供思路、建议,他说希望以这种方式,引导大家树立纪律规矩意识,牢守廉洁自律底线。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这是陈泽川的座右铭,任何事情他都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工作任务能提前就提前,工作目标能提高就提高,做到不留退路,勇往直前。他不仅展现出优秀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更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无论在哪儿,只要把“严苛态度、超高标准”贯穿到自身工作中,就能在自己的“赛场”上创造价值,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刘春 黄欣)  


上一篇:凝心聚力绘蓝图 以质争优亮风景 ——中国五冶集团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一期项目建设纪实 下一篇:追求卓越 全力打造区域标杆 ——对话内江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经理杨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