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文创金融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经中心项目)位于成都市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是以打造“数字传媒+时尚艺术”的现代文创产业高地为主要定位的办公及商业楼。该项目总投资约为22.4亿元,工程总造价约为12.25亿元,总用地面积为23709.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98万平方米。该项目是一个超高层项目,包含3层地下室及2栋楼,其中1号楼1单元、2单元建筑高度为 129.80米,1号楼3 单元建筑高度为 52.7米,2号楼1单元、2单元建筑高度19.7米。2025年1月,经过2个月的高强度工作,每经中心项目首次突破正负零标高,加速推进拔节生长。
产业引擎 加快建设
每经中心项目作为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正在加快建设的三大文创项目之一,将为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深度融合发展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它是成都高新东区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首批建设动工和落地的标志性项目,是构建公园化经济金融中心的重要载体。它的落成将为中国城市传播引入新载体,为世界认知成都再添新名片。
每经中心1号楼1、2单元双塔高度超过120米,由办公、零售和文化设施组成,围绕着多层公共领域。在设计上,它从成都的大自然形态抽出神韵,众山环绕的成都平原地貌为流线,将多层次的裙楼与标志性塔楼融为一体,创造出通透灵活的多功能空间,展开踏入空中城市公园的旅程体验。在错落不一的垂直层高空间中,创造出多个室外广场,营造新经济新业态下的人文场景。
项目团队自接下每经中心的建设任务以来,以严苛态度和超高标准进行项目建设。项目“正负零”节点的顺利实现,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这一里程碑不仅是数字上的跨越,更是项目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象征着工程建设迈向新征程的关键一步。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文创金融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团队秉承五冶“履约、服务、满意”理念,成功完成“正负零”节点,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极大地提振了一线建设者的士气。
攻坚克难 应对挑战
回望过去2个月的施工过程,整个项目团队日夜奋战、夙兴夜寐,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大家的期望与坚守。项目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无数技术难题,凭借着专业的素养、严谨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设想变为现实,才达成了如今“正负零”的突破。在这期间项目团队遇到了无数的难题和困境,除却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需要在年前实现两栋主楼的地下室顶板封顶之外,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当由底板向上施工墙板、柱子的时候,内支撑的存在给施工会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在地下结构施工至支撑部位时,在地下结构与挡墙之间设置传力构件,利用主体结构梁和楼板的刚度来承受水、土压力,代替内支撑发挥作用,从而自下而上随结构施工逐层拆除内支撑。但是换撑施工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首先,是换撑施工本身工序多,工期长,拆除量大,但是换撑带强度达到80%后才能拆除内支撑,这也极大消耗了换撑施工的时间,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二是现场实际部分后浇带跨越主楼,腰梁与侧墙间距仅20厘米,肥槽内部施工困难,施工作业人员难进难出难以操作,切割后的腰梁更是难以运出,对后续施工带来了极大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换撑施工这一关键环节,项目团队联合各方单位,秉持着攻坚克难的决心,历经无数日夜的奋战与钻研,终于探寻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首先,积极与设计方展开深入沟通,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了精心调整,这一举措从源头上优化了施工布局,为后续工序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在内支撑拆除环节,摒弃了传统的拆除方式,果断采用静力切割技术,这不仅大幅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与粉尘污染,有效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还巧妙地缩短了工期,实现了环保与效率的双赢。再者,为施工方便,避免格构柱和内支撑影响主楼部分地下室封顶,施工过程中单独留设施工缝,合理分化施工区域,这种方式显著减少了技术间歇时间,使得施工流程得以更加紧凑、高效地衔接。最后,通过单侧支模的方式解决了腰梁与侧墙空间狭小无法支模的问题,为结构的稳定成型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效协同 精细管理
为确保项目在年前高质量完成,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布置落实各项工作,不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项目团队加强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协调,从管理人员方案交底、施工人员技术交底、过程风险预控、应急预案演练、到夜间作业交底等各环节均进行周密部署。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压实各方责任,坚持当日反馈、当日解决,实事求是抓落实,结合问题点“直击要害”,给施工进度与质量上了双重保险。
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地实施,凝聚了各方的智慧与汗水,也充分展现了团队在面对复杂施工难题时的卓越应对能力,为整个项目的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在高质量推进工程进度的同时,项目团队始终坚持绿色施工,俗话说“尽人事,听天命。”但在空气污染问题反复来袭的情况下,项目团队绝不在两难的困境中妥协,尽可能采取所有的绿色施工方式,及时开启喷淋、雾炮,卡准施工时间,做到有效降尘。作为城市的公民,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大家共同居住的环境,作为城市的建设者更是责无旁贷。
展望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每一个工程节点。在施工组织上,团队将精心安排、科学调度,确保各工序无缝衔接;在技术攻关上,团队将不断探索创新,引入先进工艺,攻克每一个难关;在团队协作上,团队将加强沟通与配合,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在如今这个时代,工程建设的每一步都关乎着未来城市的品质与形象。团队将怀揣着对城市的热爱与责任,用匠心打造精品工程,用汗水浇灌城市之花,让这座建筑成为城市的骄傲,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傅怡雯 吴婧怡)